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常熟:敢新者常新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05-13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22年第五期 作者:王雯慧

      常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8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东倚上海、北濒长江,是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筹)等高等级载体的县级城市。

 

      改革开放之初,常熟领风气之先走出了一条闻名全国的“碧溪之路”,推动了常熟乃至整个江南地区“农转工”的发展。此后,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常熟因此成为中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沿着“碧溪之路”,常熟敢新者常新,依托民营经济,汇聚科技资源,不断探索、大胆实践。近年来,常熟始终坚持产创融合发展,形成“354”现代产业体系,高度重视有效投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截至2021年新兴产业产值超2300亿元,占比超5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4%,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前三,走出了一条县域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体制机制新保障 优化创新环境

 

      常熟历来重视科技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县域创新驱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科研人员经费“放管服”等政策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和创新服务体系,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镇长团试点工作,2015年获批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2018年入围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2018年以来,常熟以创新型县(市)建设为目标导向,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强化科技引领县域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高位推动打好“主动仗”。常熟市委书记牵头国创组,牵头抓总把方向;市长挂帅科创办,系统谋划优机制;常委副市长分管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抓落实;镇长团团长任科技副市长,高参支撑强保障;在江苏省率先挂牌成立实体化运行的市科技创新办公室,实现人员、职责、效能持续优化;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均单独设置科技局,各经济板块建立经济、人才、科技“三位一体”服务协调机构,夯实一把手抓创新、各板块谋创新、各部门促创新的工作格局。

 

      优化机制打好“精准牌”。常熟积极对上争取,建立与科技部的常态化挂职机制和重大信息直报机制。深入推进与江苏省科技厅的第二轮“厅市会商”,“声谷”打造、农高区建设、重大研发计划实施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苏州科技局缔结“伙伴计划”,获“声谷”专项支持首批资金1.25亿元,新增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向常熟开放。突出创新发展导向,在全市高质量考核中更加突出科技首位度,研发投入、人才招引,主体培育、载体建设等创新指标的权重由3%提高到10%以上,大抓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创新政策打好“组合拳”。在落实好国务院、省、苏州创新政策“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常熟持续做好创新政策“自选动作”,3年内出台科技创新相关政策44项,构建了覆盖研发、人才、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企业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在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方面获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强化保障打好“金算盘”。常熟持续提升对科技创新工作的保障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优先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十八大以来,常熟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长,科技经费保持年均15%的增速,2021年全市科学技术支出达28亿元、较2017年增长1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11.4%,撬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86亿元。

 

 

载体新高度 汇集前沿资源

 

      载体的层次有多高,产业的层次就有多高。

 

      在不久前,常熟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建设工程行动计划(2022-2026)》,“十百千”即围绕“十”个产创融合重点领域构筑战略性产业创新基地,打造“百”个支撑性产业创新平台以及培育“千”个高质量企业研发载体。

 

      2020年,常熟在“政府+研发团队+龙头企业”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同位素技术研究所签约启动,这是苏州首家产研院序列的技术研究所,有望填补国内同位素药物原料国产化空白。

 

      常熟打造首个北京“飞地孵化器”——常熟(北京)创新中心。该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根本,以中关村集群优势为依托,连接导入人才、技术、成果、产业及社会创新资源,使其成为常熟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创新项目同特色平台有效对接的新模式。

 

      此外,常熟市正在搭建一个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系统综合平台——汇科创大数据系统,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工作体系,将全市创新主体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通过标签系统设计和个性化标准制定,对科技企业、平台载体、产业集群进行数字画像和动态运行监测,开展数据动态采集、创新资源对接、计划项目管理、创新状态分析、智能辅助决策等工作。

 

产业新升级 助推经济发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目前,常熟已经形成了“354”产业格局,“3”即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4”是极富常熟特色的智能货架、高端无纺、玻璃模具和现代氟材料这四大特色优势产业;“5”是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物流物贸、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在内的五大重点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大院大所资源嫁接、公共技术平台打造和产业创新人才引育等手段,引导传统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价值链突围。紧扣数字化、智能化导向,率先对全市规上企业智造能力实施“体检”,积极引入“服务商集市”项目,让数字化、智能化贯穿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以创新手段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加快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发展,做强做优无纺、货架、玻璃模具等传统特色产业,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等方式,努力打造技术装备先进、产品成熟高端、创新能力领先的头部企业,为传统产业蝶变铺设科技腾飞之路。

 

      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常熟服装龙头企业波司登先后与江南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建立研发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创新研发蜂巢结构立体充绒技术,形成登峰系列产品,为国家登山队、南极科考队提供服装保障。近两年在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下,产值利润实现逆势上涨。

 

       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常熟是一座年轻的汽车城,以常熟高新区为产业发展主阵地,通过引进丰田系、三菱系、大陆系等头部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已实现了“从无到有、由低到高、以点及面”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常熟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锚定氢燃料电池方向,大力布局创新平台、招引创新人才、打造创新生态,引进了重塑科技、上汽捷氢、治臻新能源、擎动科技等为代表的氢能源相关项目32个,共培育和引进了国家级重大人才2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9人,初步形成了核心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储氢、加氢、示范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货架也是常熟的特色产业之一。为破解货架产业“转型之困”,常熟积极探索建设“创新联合体”,打造智能仓储智慧物流联合创新中心,引导货架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迈进,构建“1+3+N”的功能和服务机制,通过打造货架产业“家门口”的转型示范区,引导产业整体转型。

 

      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方面,2020年常熟市携手南京大学,联合中国声学学会,开启了“苏州·中国声谷”的建设征程。“苏州·中国声谷”以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建设国际声学产业研究院,攻克转化一批声学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打造声学领域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声学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高标引领,矢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声学产业发展的“引擎”,全球领先的声学科技创新“尖点”和人才“高地”、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现代化产业示范区。

 

      据常熟市科技局副局长田雪峰介绍,接下来,常熟将持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发力科技新赛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壮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群。

 

 

人才新体系  激发城市活力

 

      常熟这钟灵毓秀之地,千百年来,孕育了多少杰出人才!在古代这里是著名的状元之乡,建国后又孕育了王淦昌、张光斗等院士……往事倏忽已成历史,但重视人才的理念在常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当下的常熟,正满怀信心地冲出“十四五”的起跑线,向着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的目标全力飞奔,也正因如此,现在的常熟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人才、更渴望人才。

 

      2021年以来,常熟出台“1+N”人才新政,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一是提高政策冲击力。对入选姑苏重大创新团队的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扶持;对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给予最高600万元的项目资助。二是关注青年人才。对产业发展急需的全日制博士、硕士、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青年人才,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落户(租房)补贴。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对出站留常发展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专项补贴。三是积极融入苏州市域一体发展。积极参与苏州离岸引才体系建设、赛区赛事品牌活动,利用苏州已有的网络渠道资源“借船出海”,对接引进离岸孵化项目、创客获奖项目。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引才。加强以才引才、中介引才、资本引才,充分调动各类高层次人才、人才组织、金融投资机构及新型孵化载体等引才积极性。对引荐人才(项目)入选市级领军及以上的,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对社会资本以投带引优质人才项目落户常熟的,给予投资主体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五是提高政策宽容度。落实人才举荐制,加快破除唯学历、唯资历等人才计划限制要求,进一步提高政策开放性和包容度。探索建立紧缺人才“周转池”,试行“校地双聘制”,打破大院大所在职人员聘任关系刚性制约为常熟服务。

 

      截至2021年底,常熟人才总量达到39.6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3.2万人,累计引育常熟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7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5.6%,教育、卫生、宣传文化、乡土、金融等行业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均已初具规模。

 

 

未来新征程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敢新者常新。常熟在这片创新的沃土正在加速蝶变。

 

      常熟明确未来五年为“产业高地建设年”,紧紧围绕“五大产业高地”(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声学、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着力提升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确保每个产业高地至少引进形成5家“链主式”企业、启动建设1个共享技术平台、产业规模增长40%以上。

 

在科技创新层面常熟有以下布局:

 

      聚焦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提升经济发展整体效能。常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出台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任务推进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欧氢能创新中心和中国汽研氢能研发测试基地等重大产创融合平台建设,加快支撑性创新平台打造,辐射带动重点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梯队。

 

      突出政策端需求端“双侧发力”,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能。常熟全力承接上级赋予试点示范,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扎实推动“厅市会商”议定事项落地生根。完善科创办管理体制,牵头抓总创新工作,强化创新政策集成,全市“一盘棋”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探索“汇科创”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为科创企业画像,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精准匹配创新政策,在资源导入、人才引进、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服务。

 

      着眼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协同”,释放产创资源融合势能。常熟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最大战略机遇,更大力度承接上海科创中心外溢资源,促进沪苏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品牌化、机制化运作“双招双引”,招引项目量质并举。拓展“大院大所”朋友圈,重点依托科技镇长团链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助力产业强链。深化与常理工“名城名校”校地融合,形成三大重点合作领域加若干特色合作的“3+N”协作机制。

 

      接下来,常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江苏省委、苏州市委工作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开放为路径,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聚焦美丽常熟建设,在稳增长中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空间美图、时尚美城、创新美业、清新美景、精品美游、文明美德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